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经济规模、实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份额不断上升,民营经济已占我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在稳增长、促升级、增财税、拉动社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整体竞争力不够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要素配置优化度亟待加强。在此背景下,我市民营经济如何加快升级转型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化挑战为机遇,成为一个非常紧迫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建议:
一、加快民营企业升级转型步伐,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一)把科技创新作为民营企业升级转型的着力点。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鼓励技术创新的支持机制,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要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和支持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做大做强企业的研发机构,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集中精力促成果转化,力求突破更多重要关键技术、获得更多自主知识产权。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吸收消化创新,使之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推进转型升级的主体。要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充实和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金融、税收和政府采购政策。
(二)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服务业新兴区,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升级的集群效应。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及其装备、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主导行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主动延伸产业链,打通上下游,加强研发,创建品牌,增强产业竞争力。同时,要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要大力引导传统产业推进自主创新,开展技术改造,实施品牌战略,实现集聚发展,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市传统产业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打造传统产业竞争发展的新优势。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兴区,加快第三产业结构升级。民营经济中工业企业比重较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很大,要引导制造企业主辅分离,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等非核心业务分离出来,由生产性服务业承担,并逐步形成金融、物流、旅游、信息服务、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
(三)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助力。要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目标,推动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校、行业组织等多元投入,共同建设研究实验基地与行业共性技术、科技创业、知识产权等区域性公共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升级提供共性技术、工具软件、分析测试仪器设备等配套服务。要以促进产业升级为目标,鼓励和引导行业设立检测中心、设计中心、物流基地和研发、培训中心,办好行业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新兴产业和重点行业的技术研发水平。
(四)努力为民营经济升级转型营造宽松优良的发展环境。要结合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实际和企业需求,研究制定扶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新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大政策服务的拉动效应。通过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构建行政管理宽松、审批程序简化、收费低效能高的政务服务环境。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畅通投诉渠道,创新社会评价方式方法,依法依纪从严查处影响投资环境行为。大力鼓励和发展中介机构,形成中介服务市场竞争机制,打破中介服务行业垄断。
二、鼓励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一)加强民营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优化,积极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引导企业应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支持有优势的大企业以资产、资源、品牌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兼并、重组,有条件的要逐步由国内大企业向跨国公司进而向全球企业转型做大做强。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做大做强。
(二)促进企业管理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大力推进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吸纳风险投资、社会资本、上市等形式,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格局,实现企业股权多元化、社会化。鼓励民营企业破除家族经营观念,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引导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充分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实行科学精益管理,实现流程再造,向管理要效益。
(三)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家的经营意识、理财意识,是民营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关键。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加社会责任感,实行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要开展民营企业家培训工程,将其列入全市人才战略,通过鼓励企业家继续学习深造、组织企业家外出学习考察、聘请专家学者授课培训等方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